深入了解下伺服中走丝线切割的运行原理
发布时间:2023-06-13 点击次数:79次
伺服中走丝线切割(也称为电脑数控放电加工)是一种高精度的金属加工方法,具有广泛的应用。它采用了高速旋转的钨丝作为电极,在液体介质中对金属工件进行精确的削除。
该技术的运行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:
1.CAD设计和CAM编程:首先,在计算机辅助设计(CAD)软件中绘制所需的零件模型,并在计算机辅助制造(CAM)软件中生成与电极形状相匹配的NC程序。
2.电极和工件的安装:然后将电极固定在机器的主轴上,同时将工件放置在由精密移动机构控制的工作台上。
3.加工开始:在开始加工之前,机器会自动检测电极和工件之间的距离,并根据需要进行微调。一旦启动加工过程,电极会在液体介质(通常是脱离液)中不断旋转,同时在工件表面产生电火花。这些电火花将在短时间内产生高温和高压,从而使金属工件表面被溶解或氧化。
4.小段控制:伺服控制系统会精确地控制电极和工件的运动,以保持所需的切割轮廓和表面质量。具体来说,它会根据预先编写的NC程序控制电极在各个方向上的位置和速度,并通过反馈机制对其进行调整,以消除任何误差。
5.粗加工和精加工:通常会分别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。在粗加工阶段,电极会按照一定的深度和速度削除大部分材料;在精加工阶段,则会采用更小的电极、更高的电压和更缓慢的速度进行更细致的削除。
6.结束:当所有加工步骤完成后,机器会自动停止并将工作台移回起始位置。然后,操作人员可以取下工件并进行后续的处理(例如清洗、抛光等)。

总之,伺服中走丝线切割是一种高度自动化、高精度的金属加工方法,适用于各种形状和复杂度的零件制造。它的优点包括较高的生产效率、较低的材料浪费和较好的表面质量,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机械、航空航天、汽车、电子等领域。